我们能帮你什么吗?
剧本课件
剧本课件 是将课件中的题目与剧本内容相关联的内容形式,支持学员在 One 端 进行可视化的学习与考试,满足教学与考核需求。
编辑剧本课件
在 FactVerse 平台 完成课件创建和题目添加后,需在DataMesh Studio 中完成题目与剧本内容的绑定与配置。当前支持以下题型:
题型 | 功能说明 |
内容查看题 | 学员观看指定剧本章节内容达设定时长后,系统自动判定完成学习任务。 |
单选题 | 支持普通型与跳转型两种单选题。跳转型题目可将选项绑定至场景中的交互对象(如按钮、模型)。 |
多选题 | 支持多选,系统根据设定自动评分。 |
实操题 | 基于模型交互操作进行评分,适用于考察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流程掌握情况。 |
课件编辑界面
在进入课件编辑前,请确保您已具备教师岗位权限。
在主页中点击【打开课件】,打开已绑定剧本的课件,或在完成剧本绑定后,即可进入课件编辑界面。
课件编辑界面整体结构与剧本编辑界面类似,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区别:
- 【题目列表】标签页
【题目列表】页签位于【资源库】页签旁。主要支持:
- 查看课件题目;
- 将内容查看题、单选题、多选题绑定至剧本章节;
- 将实操题绑定至交互 ID;
- 通过上下移动工具
(置顶/上移/置底/下移)调整题目顺序。
- 交互编辑
在选中模型或子物体后,其属性面板将显示【进入交互编辑】按钮。点击后可进入交互编辑模式,为选中的模型设置目标位置、旋转角度等交互操作。
创建完成后,场景的属性面板将显示交互操作列表。具体操作请参见 编辑实操题 章节。
- 角色考核类型设置
在编辑课件过程中,所有角色均支持设置其在不同模式下的显示规则,您可以根据教学和考核需要,灵活控制角色在学习模式与考试模式中的可见性,以提升学习引导效果并保障考试公平性。
显示模式 | 说明 |
仅在学习模式显示 | 仅在学习过程中可见,考试时自动隐藏,用于学习引导与说明提示。 |
仅在考试模式显示 | 仅在考试过程中可见,适用于展示考试必要提示内容。 |
所有模式显示 | 在学习和考试模式中均可见,适用于需全程展示的固定提示信息。 |
您可以在角色的属性面板中,通过 角色考核类型 设置项进行配置。
说明:该功能适用于提示类角色,如箭头、文字说明、标注图标等,不建议对关键交互模型使用此功能。
剧本课件编辑流程
编辑剧本课件的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:
第一阶段:准备课件(在 FactVerse 平台完成)
- 创建课件,设置基础信息(名称、类型、及格分数等)
- 添加题目(内容查看题、单选题、多选题和实操题)
- 发布课件,供后续在 DataMesh Studio 中进行剧本绑定与编辑。
- 创建培训组,为学员分配学习和考试任务。
注:此操作也可在 Studio 中完成剧本课件编辑后再进行。
操作详见《FactVerse 平台用户手册》的“学习管理”章节
第二阶段:编辑课件内容(在 DataMesh Studio 中完成)
注意:建议使用创建该课件时所使用的 DataMesh Studio 版本进行查看与编辑。若使用旧版本 Studio 打开由新版本创建的课件,可能因题型结构升级产生兼容性问题,导致部分内容无法正常显示或编辑。
- 绑定剧本: 将课件与指定的剧本文件进行绑定。
- 编辑题目:在课件编辑界面中配置各类题目的具体行为和交互方式。
题型 | 操作说明 |
内容查看题 | 绑定至章节。 |
单选题 | 需先绑定至章节;支持将选项绑定至交互对象(如按钮、模型)以实现跳转型选择题。 |
多选题 | 绑定至章节。 |
实操题 | 绑定交互 ID,并可配置交互目标位置、旋转角度、得分规则和操作顺序。 |
- 预览课件
编辑完成后,可在 Studio 中进行预览测试,确保交互逻辑与评分机制正常运行。
绑定剧本
绑定剧本是将课件与剧本内容关联的重要步骤。注意:一个课件只能绑定一个剧本,绑定后无法再切换其他剧本。
操作步骤
1. 在主页点击【打开课件】按钮。
2. 在课件列表中选中要使用的课件点击【打开】。
3. 选择需要绑定的剧本,点击【打开】。
如果没有适用的剧本,可以点击 【新建剧本】 创建一个空白剧本。
编辑内容查看题
内容查看题适用于引导学员关注特定信息或内容,用于展示重点提示、讲解说明等。该题型支持设定最低观看时长作为达成条件,学员需观看指定章节内容达到设定时间,并点击“确认”或“下一题”按钮,系统才会判定完成并计分;若未满足观看时长,则视为未完成,得0分。
操作步骤
- 打开课件:在 DataMesh Studio 中打开已绑定剧本的课件。
- 准备章节内容:创建或编辑需要绑定的章节,并添加与该题目相关的场景页和展示内容(如文字、提示、图示等)。
- 打开章节列表:在题目列表中,点击题目的绑定按钮
,弹出章节列表。
- 绑定章节:在章节列表中,点击目标章节以进行绑定。
注意:每个章节仅支持绑定一个题目。若该章节已绑定其他题目,系统将在重新绑定新题目时提示是否解除原有绑定,确认后将自动解绑原题目并完成新绑定。
编辑单选题
剧本课件中的单选题支持两种交互类型:普通单选题 与 跳转型单选题。
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、交互方式与课程情境灵活选择适用题型。
类型 | 特点 | 使用场景 | 是否支持多选 |
普通单选题 | 所有选项统一显示在题目面板中,学员点击选项后答题 | 内容理解、流程判断、基础知识测验等 | 不支持 |
跳转型单选题 | 每个选项绑定至场景中的一个交互对象(按钮、模型等),点击触发场景跳转 | 探索式学习、多路径分支、操作判断练习等 | 不支持 |
普通单选题编辑流程
普通单选题适用于考察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判断,选项以题目面板形式集中展示,支持直接点击作答。
示例题目:
检查机器状态的第一步操作是?
A. 穿戴防护服 ❌
B. 拔掉电源 ❌
C. 打开柜门 ✔
D. 除尘 ❌
操作步骤
前提条件:
- 已在 FactVerse 平台 中创建课件并添加单选题。
- 课件已发布并绑定剧本。
在 DataMesh Studio 中操作:
1. 打开课件:在 DataMesh Studio 中打开已绑定剧本的课件。
2. 创建题目章节:创建一个与题目相关的章节(如“准备检查”),并添加对应提示、图文内容或场景信息。
3. 绑定选择题至章节:点击题目的绑定按钮 ,在弹出的章节列表中选择目标章节,完成绑定操作。
注意:每个章节仅支持绑定一个题目。若该章节已绑定其他题目,系统将在重新绑定新题目时提示是否解除原有绑定,确认后将自动解绑原题目并完成新绑定。
4. 保存与预览:完成全部题目绑定后,保存剧本课件并进行预览。
💡 预览时,该题目的所有选项将出现在题目面板中,点击选项即可作答。
跳转型单选题编辑流程
跳转型单选题适用于模拟真实场景、判断不同结果分支的学习场景。题目选项以场景中可交互对象(如按钮、模型等)形式呈现,点击后触发跳转。
示例题目:
当液位低于标准时,应该按下哪个按钮?
- “绿色按钮”:跳转至“补充成功”场景。
- “红色按钮”:跳转至“错误提示”场景
操作步骤
前提条件:
- 已在 FactVerse 平台中创建课件并添加单选题。
- 课件已发布并绑定剧本。
在 DataMesh Studio 中操作:
1. 打开课件:在 DataMesh Studio 中打开已绑定剧本的课件。
2. 创建题目章节:创建包含交互内容的章节(如“检查液位”),并在场景中添加交互对象(如红、绿按钮)。
3. 绑定题目至章节:点击题目的绑定按钮 ,在弹出的章节列表中选择目标章节,完成绑定操作。
注意:每个章节仅支持绑定一个题目。若该章节已绑定其他题目,系统将在重新绑定新题目时提示是否解除原有绑定,确认后将自动解绑原题目并完成新绑定。
4. 绑定选项至交互对象:将每个选项绑定到场景中的具体交互对象。绑定后,该选项将不会出现在题目面板中,而通过交互对象呈现。
注意事项:
- 所有选项必须绑定跳转交互对象:跳转型单选题的所有选项必须绑定到具体交互对象。未绑定的选项仍会出现在题目面板中,可能造成显示混乱影响学员答题体验。
- 支持一个选项绑定多个对象:系统支持将同一个选项绑定至多个不同交互对象。每个对象可设置不同的跳转页面,但评分结果由所绑定的选项决定,与跳转目标无关。
建议:若同一选项绑定多个对象,推荐设置相同的跳转目标,以确保逻辑清晰。如确需跳转至不同页面,请确保题目逻辑合理、引导清晰。
5. 添加目标场景页:为每个选项设置跳转目标(如“正确反馈页”、“错误提示页”等),确保每个路径都有跳转落点。
6. 设置返回机制(可选):在跳转后的场景中添加“返回上一页”或“重新选择”按钮,使学员可重新返回题目场景进行选择操作。
注意:系统才会自动判断得分并显示结果。因此,在跳转结果页添加返回机制,可增强学习互动性与尝试性。
7. 配置跳转的目标场景:
- 对于按钮类对象:在属性栏中设置“目标场景”;
- 对于模型、模型子物体、图片类对象:通过“链接”动作配置跳转逻辑。
“不跳转”选项说明:
- 若勾选【不跳转】,则【对应选项】、【目标场景】和【持续时间】字段将自动收起并清空,原有设置失效。
- 若取消勾选【不跳转】,需重新配置【对应选项】和【目标场景】内容。
- 保存与预览:完成全部题目绑定后,保存剧本课件并进行预览。
编辑多选题
多选题适用于考察学员对多个正确选项的识别能力,常用于内容理解、流程判断或综合选择等场景。
示例题目:
以下哪些操作属于设备启动前的准备工作?(可多选)
- 穿戴防护服✔
B. 跳过安全检查 ❌
C. 确认设备电源 ✔
D. 随意调整参数 ❌
操作步骤
前提条件:
- 已在 FactVerse 平台中创建课件并添加多选题。
- 课件已发布并绑定剧本。
在 DataMesh Studio 中操作:
1. 打开课件:在 DataMesh Studio 中打开已绑定剧本的课件。
2. 创建题目章节:创建一个与题目相关的章节(如“设备启动”),并添加对应提示、图文内容或场景信息。
3. 绑定题目至章节:点击题目的绑定按钮 ,在弹出的章节列表中选择目标章节,完成绑定操作。
注意:每个章节仅支持绑定一个题目。若该章节已绑定其他题目,系统将在重新绑定新题目时提示是否解除原有绑定,确认后将自动解绑原题目并完成新绑定。
4. 保存与预览:完成全部题目绑定后,保存课件并进行预览。
💡 学员在作答时可勾选多个答案,全部选对得满分,以下情况按照错误计分:
- 漏选正确答案
- 选择了错误选项
编辑实操题
实操题用于考察学员在剧本交互场景中的操作能力。系统通过判断模型位置是否达标、操作顺序是否正确,并结合时间得分规则,自动计算最终得分。适用于设备调试、零件更换、流程执行等技能培训任务。
编辑流程概览
前提条件
- 已在FactVerse 平台创建课件并添加实操题;
- 课件已发布并完成剧本绑定。
实操题用于考察学员在剧本中的实际交互能力,包括物体位置操作、手部使用、抓取方式等。以下为完整编辑流程:
步骤 | 操作 | 说明 |
1 | 创建交互操作 | 在场景中为目标模型设定交互行为(如拖动、旋转、组合等),生成交互 ID。 |
2 | 绑定交互 ID | 将实操题与对应的交互 ID 绑定,确保评分逻辑关联到具体操作。 |
3 | 设置位置操作 | 定义模型放置的目标位置与角度,可配置吸附范围、旋转误差与得分规则。 |
4 | 设置手部操作(可选) | 指定应使用的手型(左手 / 右手 / 双手),用于判定是否操作正确。 |
5 | 设置抓取位置(可选) | 定义允许抓取的区域与角度范围,并设置抓取偏移与得分规则。 |
6 | 设置操作顺序(可选) | 如题目要求操作流程顺序,需启用“有序模式”并设定步骤顺序。 |
7 | 设置组合操作(可选) | 若操作需双手同时协作(如同时抓取两个物体),可配置为组合操作并设置执行顺序。 |
💡提示:涉及手部操作的设置仅在 Apple Vision Pro 、Meta Quest 设备端支持正常识别与展示。
得分机制说明
实操题由一个或多个交互操作步骤组成。系统将对每个步骤从位置、手部、抓取等维度进行评分,并结合顺序要求与时间得分比例(可选),计算最终得分。
得分构成
维度 | 说明 |
步骤得分 | 每个步骤独立计分,包含位置操作、手部操作、抓取位置三类得分。 |
顺序影响 | 仅位置得分受操作顺序影响(在有序模式下)。手部和抓取得分取最后一次操作记录。 |
时间得分(可选) | 所有步骤得分相加后,乘以时间比例,作为最终得分(需在 FactVerse 平台中配置) |
步骤得分计算规则
每个交互步骤得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:
维度 | 是否受顺序影响 | 判定条件 | 执行结果 | 得分 |
位置操作得分 | ✅ |
| 吸附成功 | 满分 |
偏移范围内 + 姿态正确 | 按偏移得分比例计分 | |||
偏移范围内 + 姿态错误 | 失败得分 | |||
超出偏移范围 | 失败得分 | |||
顺序错误 | 失败得分 | |||
手部操作得分 | ❌ | 是否使用正确手型(左/右/双手) | 正确手型 | 成功得分 |
错误手型 | 失败得分 | |||
抓取位置得分 | ❌ |
| 正确区域 + 姿态正确 | 成功得分 |
偏移范围内 + 姿态正确 | 按偏移得分比例计分 | |||
偏移范围内 + 姿态错误 | 失败得分 | |||
其他情况 | 失败得分 |
💡 提示:只有位置操作被系统锁定后,该操作才视为“完成”,会计入顺序判定。
吸附与锁定机制说明
在实操题中,系统会根据 模型与吸附中心的距离 和 旋转角度误差 来判定是否触发吸附与锁定。
被锁定的模型视为“操作完成”,并计入操作顺序与评分。
吸附中心
- 系统用于判定吸附的基准点,是一个以剧本原点为参考的局部坐标点。
- 默认取“目标位置”,也可切换为“自定义位置”,用于处理更复杂的判定场景。
判定逻辑
当满足以下条件时,系统将触发吸附与锁定:
- 位置条件:模型原点落在 吸附中心 为圆心、自动吸附范围 为半径的区域内;
- 旋转条件:模型当前姿态与目标姿态的角度误差 ≤ 设定的旋转误差角度。
✅ 锁定判定与系统行为
情况 | 判定条件 | 系统行为 |
吸附成功 | 模型原点进入自动吸附范围,且旋转角度在误差范围内 | 自动吸附至目标位置,触发绿色描边,锁定模型 |
偏移成功 | 模型原点在偏移范围内,且旋转角度在误差范围内(未吸附) | 保持当前位置,触发绿色描边,锁定模型 |
未完成 | 超出最大偏移范围或旋转角度超出误差 | 模型不锁定,可继续调整;位置得分记为失败分,不计入顺序 |
图示说明:
- 旋转误差角度:以目标旋转为中心构成锥形容差范围,模型姿态落在范围内即判定为符合要求。
- 吸附状态示意图:当模型进入吸附判定区域,系统将触发绿色描边闪烁并锁定操作。
偏移量与得分比例
偏移量允许在吸附失败但操作接近正确的情况下按比例给分,用于鼓励近似正确的操作。
参数说明
参数 | 说明 |
偏移量 | 以目标位置为圆心,设定多个偏移半径。必须大于自动吸附范围,最多支持 10 条。 |
得分比例 | 每个偏移量可设置得分比例,用于计算非吸附成功时的得分。干扰物不需设置比例。 |
配置要求:
- 偏移量不得与自动吸附范围重合;
- 各偏移量区间之间不能重叠;
- 最多可配置 10 个偏移区域;
- 干扰物不支持设置得分比例(系统自动置灰);
干扰物评分机制
在评分维度中,干扰物是一类特殊的模型,其评分逻辑与目标物不同。用于模拟操作场景中的误导选项或无关部件,增加判断难度。
属性 | 说明 |
得分逻辑 | • 放置在目标位置或偏移范围内时,判定为 操作失败,记“操作失败得分” • 未放置在目标位置则以“操作成功得分” |
偏移设置 | 可设置偏移范围,但 不支持得分比例设置(系统自动置灰) |
正确应对方式 | 忽略干扰物、不进行操作,即视为正确完成当前步骤 |
✅ 典型用途:
若目标为“安装齿轮 A”,可在场景中添加“齿轮 B”作为干扰物,测试学员是否能正确识别目标对象并完成指定操作。
⚠️ 注意事项:
干扰物不会影响操作顺序判断,但若被误操作,将直接影响该步骤的得分。
操作顺序模式
模式 | 描述 |
有序模式(默认) | 系统比对模型完成锁定的顺序与设定顺序。 • 顺序正确 → 正常计分 • 顺序错误 → 位置得分记失败分 |
无序模式 | 顺序不影响得分。每完成一个有效操作,均可得对应得分 |
⚠️ 未被“锁定”的操作不参与顺序判定。
最终得分计算方式
得分模式 | 说明 |
直接得分(默认) | 最终得分 = ∑ 所有步骤得分 |
时间得分(可选) | 最终得分 = ∑ 所有步骤得分 × 时间比例 |
示例说明
示例 1:无序
题目包含 3 步操作,顺序不限:
步骤 | 实际完成情况 | 得分说明 |
放置齿轮 | 位置锁定但有偏移(比例 50%)、手部正确、抓取正确 | 10×0.5 + 5 + 5 = 15 |
拉动拉杆 | 位置错误、手部正确、抓取正确 | 0 + 5 + 5 = 10 |
检查按钮 | 位置正确、手部错误、抓取错误 | 10 + 0 + 0 = 10 |
合计 | – | 35分 |
启用时间得分 | 时间比例80% | 28 分 |
示例 2:有序 + 顺序错误
设置为有序,设定顺序为 1 → 2 → 3,实际执行顺序为 1 → 3 → 2
步骤 | 实际完成情况 | 得分说明 |
步骤 1 | 顺序正确,全部成功 | 10 + 5 + 5 = 20 |
步骤 2 | 顺序错误,位置记失败分,其余正确 | 0 + 5 + 5 = 10 |
步骤 3 | 顺序错误,位置记失败分,其余正确 | 0 + 5 + 5 = 10 |
合计 | – | 40分 |
启用时间得分 | 时间比例80% | 32 分 |
示例 3:有序 + 未完成步骤跳过
执行顺序:1 → 3 → 2,但第 3 步未完成(未锁定)
步骤 | 实际完成情况 | 得分说明 |
步骤 1 | 顺序正确,全部成功 | 10 + 5 + 5 = 20 |
步骤 2 | 顺序正确(3未完成不影响),全部成功 | 10 + 5 + 5 = 20 |
步骤 3 | 0 + 5 + 5 = 10 | |
合计 | – | 50分 |
启用时间得分 | 时间比例80% | 40 分 |
创建交互操作
实操题的核心在于场景中与模型的交互。每个交互行为都需要在剧本场景中进行配置,并生成交互 ID,供实操题绑定与评分使用。
交互操作指的是用户在剧本中对模型或其子物体执行的特定动作,如拖动、组合、旋转等。
典型交互类型示例
- 拖动模型至指定位置;
- 拆解 / 组合零件;
- 点击按钮、旋转部件等操作。
注意事项:
- 每个场景页仅生成一个交互 ID;
- 一个交互 ID 包含该场景中所有交互操作;
- 每个交互 ID 仅可绑定一个实操题。如需对多个操作分别进行评分,请将其拆分至不同场景页进行设置。
操作步骤
1. 进入交互编辑模式:
a) 点击需要设置交互操作的模型或子物体。
b) 在属性面板中点击【进入交互编辑】进入交互编辑模式。
进入编辑模式后:
- 场景区显示“已进入交互编辑模式”。
- 被选中的模型显示蓝色高亮外包围框(区别于普通选中状态)。
2.(可选)设置交互操作名称:默认名称为“交互操作”,可根据操作内容自定义,如“安装齿轮”、“拉动拉杆”等,方便后续识别。
3. 保存并生成交互 ID
📌 若无有效设置,将不会生成交互 ID;已有交互 ID 的场景将自动归入该 ID。
- 为触发交互 ID 生成,建议至少执行一次轻微调整(如拖动模型或修改位置/旋转参数),后续仍可对位置/旋转进行精准调整。
- 点击【确认】按钮,即可保存设置并生成交互 ID,同时退出交互编辑模式;
- 点击【取消】按钮,系统将弹出提示,询问是否保存当前修改内容。
绑定交互 ID 至实操题
完成交互操作设置并生成交互 ID 后,需将其绑定到对应的实操题,才能继续配置位置、手部、抓取等评分规则。
操作步骤
- 在【题目列表】标签页中,点击目标实操题的绑定按钮,弹出交互ID列表。
- 选择需绑定的交互 ID,点击完成绑定。
绑定限制说明:
- 每个交互 ID 仅可绑定一个实操题;
- 若所选交互 ID 已绑定其他题目,系统将提示是否解除原绑定;确认后,系统会自动解绑旧题目并完成新绑定。
绑定成功后,系统将在当前场景的属性面板中显示:当前题目的 “操作成功/失败剩余可分配分数”, 用于后续位置、手部、抓取等评分设置时作为分数分配参考。
设置位置操作
位置操作用于判定模型放置是否准确,并作为评分依据之一。用户需配置目标位置、吸附容差、得分策略等参数。
- 进入交互编辑模式
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进入目标交互步骤的配置界面:
- 在场景中选中模型,点击属性面板中的【进入交互编辑】;
- 或在交互操作列表中,点击目标步骤名称进入设置。
- 设置操作名称(可选):默认为“位置设置”,可根据操作内容自定义命名,如“放置齿轮”、“安装电池”等,用于在 FactVerse 平台中题目的分析与查看。
- 设置物体类型:用于区分目标操作与干扰行为,影响评分逻辑。
- 目标物:操作对象应被准确放置至指定位置 → 成功得分;否则按失败得分。
- 干扰物:错误的操作对象。若被放置至目标位置或偏移区域,按失败得分;否则按成功得分。
- 设置目标位置和旋转角度:
- 方法一:在场景区中拖拽模型到目标位置,并调整角度。
- 方法二:在属性面板中手动输入精确的目标位置和旋转角度。
💡 如需重置位置,可点击【重置】按钮恢复初始状态。
- 设置旋转误差角度和自动吸附范围
用于控制操作的“容差”,即允许模型落点与姿态的误差范围。
- 自动吸附范围:位置误差容差,单位为米(默认1m);
- 旋转误差角度:姿态误差容差,单位为度(默认 30°)。
- 设置吸附中心(可选)
- 目标位置(默认):吸附中心为设定目标位置;
- 自定义位置:通过场景中拖动代表吸附中心的小球或手动输入坐标设置吸附中心,退出交互操作编辑后小球自动隐藏。
- 设置位置得分
配置该操作在“成功”与“失败”状态下的得分值。
⚠️ 仅在交互 ID 已绑定至实操题后可设置。
- 操作成功得分:模型满足吸附条件,成功放置;
- 操作失败得分:模型未能满足吸附条件或操作步骤顺序要求。
- 设置位置偏移量(可选)
用于判定“接近正确”的操作,并按比例给分。
- 偏移量:以目标位置为圆心设定多个半径区间(不得与吸附范围重叠,最多支持 10 条);
- 得分比例:在对应偏移范围内完成操作时,按比例计分 = 成功得分 × 比例值。
📌 干扰物无须设置得分比例,相关选项将自动置灰。
- 保存设置:点击【确定】,保存所有配置并退出当前交互编辑步骤。
设置手部操作
设置手部操作是为了限定学员在完成该步骤时使用 左手、右手或双手。当设置为限制手型时,需配置对应的评分规则;若不限制手型,无需设置手部操作得分。
- 进入交互编辑模式
通过点击交互操作列表中的目标交互步骤,或在场景中选中交互角色然后点击【进入交互编辑】。
- 设置操作名称(可选):默认名称为“手部操作”,可改为更易识别的名称。
- 选择操作应使用的手型
在“手部类型”定义列表中选择:
- 无限制(默认):不限制手部使用,系统不判定此项;
- 左手 / 右手 / 双手:指定必须使用对应手型操作。
- 设置手部操作得分(如限定手型)
仅当手型为“左手 / 右手 / 双手”时,需设置得分:
- 操作成功得分:使用正确手型操作成功时所获分值;
- 操作失败得分:手型错误时记入的分值。
- 保存设置:点击【确定】,保存所有配置并退出当前交互编辑步骤。
📌特别说明:双手操作行为
- 在设置为“双手”操作时,系统要求学员 双手同时抓取模型;
- 实际执行时,左手为主控手,负责物体移动;
- 右手锁定在模型上,不可单独操作;
- 若需对双手配合操作进行更严格控制(如必须先抓左后抓右),请使用“组合操作”功能设置执行顺序。
💡 建议在需要考核手部操作的步骤中,配合箭头或文字提示,帮助学员明确操作要求。
设置抓取位置
抓取位置用于定义模型可被抓取的区域及其评分规则。抓取位置的目标点与偏移计算均以“被抓取角色”的局部坐标为基准,即相对于改模型原点的用于定义模型可被抓取的区域及其评分规则。
若题目配置为“双手操作”,需分别为左手和右手各设置一次。本节以“右手抓取”为例。
操作步骤
- 进入交互编辑模式。
- 启用抓取位置设置
勾选“抓取位置”选项后,属性面板出现相关参数,场景中出现对应的手部模型(右手或左手,依据手部操作设置)。鼠标靠近角色时手部模型将自动吸附至当前角色表面。
- 放置手部模型
- 点击场景空白区域,手部模型固定为该角色的子对象;
- 手部模型与角色组合显示蓝色外框,可整体移动;
- 拖动组合区域时,手部模型与角色将同步移动。
- 调整抓取位置
- 双击手部模型,角色进入粉色描边状态,表示暂不可编辑;
- 仅手部模型保持蓝色高亮,可自由移动与旋转;
- 调整完成后,点击空白区域退出手部模型编辑模式。
- 设置旋转误差角度:定义手部抓取时允许的旋转角度误差(单位:°)。在此角度范围内视为“成功抓取”。
- 设置抓取位置得分(需绑定交互 ID 后才能设置)
- 操作成功得分:在目标抓取点及角度误差内完成抓取所得分;
- 操作失败得分:抓取位置不符时所得分。
- 设置抓取偏移量(可选)
- 点击【+ 添加】,新增偏移量(最多可添加 10 条);
- 每条偏移量需设置:
- 偏移值:抓取点与目标抓取点的距离;
- 得分比例:在此偏移范围内操作的得分百分比(相对成功得分)。
若该模型为干扰物,则无需设置得分比例,相关字段自动置灰。
- 设置操作名称(可选):默认名称为“抓取位置”,可改为更易识别的名称。
- 保存设置:点击【确认】按钮保存抓取位置设置。退出交互编辑模式后,手部模型将在场景中自动隐藏。
💡提示
- 手部模型仅用于编辑阶段的可视化定位,在 One 端播放时不会显示;
- 抓取位置的偏移判定与位置操作的偏移机制一致:落在偏移范围内可按比例得分;超出最大偏移范围记为失败。
- 在涉及抓取位置考核的题目中,建议在场景中配合 箭头或文字说明,指引学员明确抓取点,从而减少操作偏差。
设置操作顺序
在实操题中,如一个场景包含多个操作步骤,可配置操作执行的顺序,系统将在评分时据此判断学员是否按预期完成任务。
- 有序执行(默认)
系统按操作列表顺序(如 1→2→3)校验学员的执行顺序。
- 仅按顺序完成的操作可得分。
- 例如:学员完成了第 1 步,跳过第 2 步直接执行第 3 步,则第 2 步与第 3 步均不得分。
- 无序执行
系统不校验操作执行顺序,只要操作正确即可得分。适用于无流程强制的任务。
设置组合操作
组合操作适用于需要 双手同时配合完成 的任务。通过将两个交互步骤组合,系统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操作流程,并按组合规则进行判分。
示例场景
左右手分别抓取两个不同零件,搬运至目标区域后完成放下操作(可配置顺序)。
设置步骤
- 在场景中创建两个交互操作,分别设置为 左手 和 右手,或都为 无限制。
- 在场景的属性面板中,勾选这两个交互操作前的复选框,然后点击【 绑定】按钮。
- (可选)配置执行顺序:选择「优先拿起」或「优先放下」。
限制说明:
- 仅支持组合 两个交互操作;
- 两个操作必须满足以下配置之一:
- 一个为【左手】,一个为【右手】;
- 两个操作均设置为【无限制】(不区分左右手);
得分判定
系统将按以下条件判定组合操作是否完成:
检查项 | 判定说明 |
是否双手均已抓取物体? | 未抓取完成前,不允许进行“放下”操作 |
是否中途放下第一个物体? | 抓完一个物体后,未完成第二物体抓取前放下,视为失败 |
是否遵守左右手优先顺序设定? | 若设置了“优先拿起/放下”,则必须按设定顺序完成 |
是否满足与其他操作的顺序要求? | 若在有序模式下,则其整体与其他步骤之间需满足题目顺序逻辑 |
⚠️ 若任一条件不满足,组合操作记为“失败”,系统会锁定相关模型并终止该步骤操作。组合前已完成的操作仍可正常得分。
课件内容修改流程
在课件编辑过程中,如发现题目内容有误、选项设置不合理、分值配置不当、题目缺失或冗余等问题,可通过以下流程进行修改:
修改流程:
- 登录 FactVerse 平台,进入课件管理中的目标课件详情页。
- 点击【撤销】 按钮
,撤回已发布的课件。
注意:若学员正在学习或考试,课件将无法撤回。请等待学员退出后再操作。
- 在课件管理详情页中进行题目修改,例如,增删题目、修改题目内容、选择题选项、分数设置等内容。
- 点击【发布】 按钮
重新发布课件。
- 返回 DataMesh Studio,重新加载课件,即可继续编辑题目与剧本内容。
预览剧本课件
您可通过点击课件编辑界面顶部工具栏的播放按钮 ,进入剧本课件的播放预览模式。
系统将自动加载与当前课件中题目相关的剧本章节内容,供教师预览答题体验及交互效果。
课件预览界面
课件预览界面基于剧本播放视图,增加题目相关功能区域,整体结构如下:
- 场景页:显示当前题目所关联的剧本场景页面编号。
- 题目列表:列出本课件中全部题目,当前播放题目将高亮标记。
- 题目面板:呈现当前题目的题干内容、选项信息、操作按钮等。
预览模式可模拟学习流程,验证题目跳转、交互配置、评分设置等效果,建议编辑完成后及时进行预览验证。
各题型操作说明
普通单选题
- 放弃:跳过当前题目,直接进入下一题。
- 下一题:用户选择任一选项后,【下一题】按钮激活。点击后系统判断得分并在页面上方显示评分结果。
跳转型单选题
跳转型题目将每个选项绑定到场景中的交互对象(如按钮、模型等)。题目面板中不再显示选项文本,仅展示题目名称和题目内容。
- 放弃:跳过当前题目,直接进入下一题。
- 下一题:当用户点击跳转交互对象实现跳转后(如点击场景中的绿色按钮),【下一题】按钮激活。点击后,系统根据答案判断得分,并在页面上方显示得分结果。
多选题
- 放弃:跳过当前题目,直接进入下一题。
- 下一题:当用户选择选择答案后,【下一题】按钮激活。点击后,系统根据答案判断得分,并在播放界面上方显示此题得分。
内容查看题
- 放弃:跳过当前题目,直接进入下一题。
- 下一题:在内容查看时间达到要求后,【下一题】按钮激活。点击后,系统在播放界面上方显示此题得分。
实操题
- 放弃:跳过当前题目,直接进入下一题。
- 重置:重置当前场景中的所有交互操作,将场景恢复至初始状态。
- 完成:
- 用户可以点击播放界面右下角的交互操作列表中的任一交互操作,演示其实际效果(仅为展示功能,不支持实际操作)。
- 此时,【完成】按钮激活。点击【完成】按钮即确认当前题目完成。
- 点击【完成】后,系统在播放界面上方显示此题得分并自动进入下一题。